与时间赛跑 跟病毒竞速 郑州市一半以上核酸检测样本在经开区完成检测

来源: 郑州日报客户端 2021-08-10 10:05:34
自8月1日以来,郑州市已开展了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拥有约126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要在10天内密集得进行三次全员核酸检测,3780万份鼻咽拭子样本采集后,检测结果究竟是怎样准确、快速出炉的?

8月9日,记者来到经开区金域医学检验所一探究竟。

记者到达金域医学检验所的时候,郑州市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还在进行中,但已经有市民查到了自己本轮的检测结果,“阴性”两个字能让人心安。根据安排,9日24点,郑州市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样本采集结束,10日早晨7点,本轮样本检测任务就要全部完成。

 

N95口罩,帽子、鞋套,防护服,面屏,防护靴套……检测人员在实验室,防护装备一个都不能少。信息录入、标本混匀、核酸提取、点样上机、核酸检测、发报告单,每一个步骤都聚精会神,投入三倍的耐心,容不得半点马虎。人员昼夜不停,仪器24小时运转,从样本到达实验室到完成检测全程约4-6小时。疫情期间,这里的日检测能力达到20万管、两百万人次。

像金域医学检验所这样的第三方医学检测企业,经开区有12家。

疫情中,郑州市承担全市核酸检测任务的机构包括专业医院和第三方医学检测企业。本轮全员核酸检测中,经开区的12家医学检测企业承担了全市半数以上的检测任务。

数字显示,截至8月9日10时,经开区的12家医学检测企业完成郑州市三批次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共计19000977人,目前日检测能力达到4778560人。其中,郑州市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完成1118万人,经开区内企业完成检测量为498.5万人,约占总参检总人数的44.6%;郑州市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完成1083.29万人,经开区内企业完成检测量为699.3万人,约占总参检总人数的65%;经开区企业预计完成郑州市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人数7032560人。

 

据介绍,目前国内知名的金域检测、核子医学、迪安诊断、艾迪康等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龙头企业在经开区都有布局:金域医学华中区域总部、核子医学中原总部、迪安诊断中南区域中心诊断服务创新一体化项目、艾迪康医学检验中西部区域总部等。
 

郑州此轮疫情发生后,金域检测、核子医学、迪安诊断、艾迪康等第三方医学检测头部企业都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大局中。本土企业郑州寰基、祺康、华沃、赛生等也都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备足设备、人力、物资,与时间赛跑,跟病毒竞速。

除了这些检测企业,经开区的安图生物也在加紧新冠检测试剂、检测设备的研发与生产,为全国的疫情防控提供保障。

 

近几年来,经开区在汽车、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项目为引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一系列的企业科技创新扶持政策、人才招揽政策,把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作为区内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来着力培育。形成了生物试剂、医疗器械、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集聚的产业基础,集聚了一批医药物流龙头企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经开区共有生物医药科技型企业80余家,设立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8个。同时,经开区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坚持以龙头项目为主导,开展了上下游产业链招商,把引进、服务、培育一个项目的观点转换为培育一个产业、一个园区的理念。在生物医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同时,依靠华润、国药、九州通医药物流企业的带动效应,打造了千亿级医药物流产业集群。

 

经开区这一新兴产业的打造,为此次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共筑健康防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经开区将依托现有的产业优势,规划建设生物大健康产业园和瞪羚企业园二期,紧抓国家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发展导向,对标高质量发展内涵要求,聚焦生物疫苗、诊断试剂、基因测序、(干)细胞前沿研究及应用、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以重大项目引进、重点平台建设和骨干企业培育引进为抓手,大力发展先进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及设备制造,大力开展前沿技术攻关,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区域上下游产业链条,力争到2025年,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为经开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郑报全媒体 记者 王译博 文/图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亦锴

相关推荐

香港卫视河南新闻中心2022/08/05

香港卫视河南新闻中心2022/02/01

香港卫视河南新闻中心2022/01/28

香港卫视河南新闻中心2021/12/21

热门资讯
2010-2022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粤备10227277号